升級考試理念

在傳統的中國拳學文化中,要成為一位成功的「師傅」,單以武術層面而言,必須至少具備以下三項條件:一是這位師傅的功夫是否了得?二是對本門拳學有無透徹瞭解?三是能否教而得其法?中國武術種類繁多,有些師傅具備頭兩項條件,但對第三項條件不予重視,結果自己功力深厚,但教出來的徒弟難成氣候。這和其他國家武術個體如西洋拳、泰拳、柔道、空手道、跆拳道等大有分別,原因是其他國家各種武術制度完善,無論是教學、培育、考試和推廣都有一套完善方法和方針。

就算具備以上三項條件,教徒弟都不一定能夠百分百成功,除了徒弟有沒有心練習之外,還有師傅個人的問題。有些師傅明知自己的功夫不過爾爾,也敢隨意打正「師傅」的旗號,招收徒弟,有甚麼本事可以教人?有些師傅則在盛年已過時才開館授徒,廉頗老矣,還能飯否?有些師傅思想保守,教徒弟時小心翼翼,深恐徒弟不忠於自己,結果就算跟隨他多年的徒弟都學不到功夫精髓,遑論薪火相傳。另有些師傅不是怕徒弟不忠於自己,而是不願看見青出於藍勝於藍,於是刻意保留「幾下手」,作為秘密武器,迫使徒弟一輩子跟隨他。「不求傳真,但求(扮)高深」,因此,某部份中國拳學失真,甚至失傳。這道理小孩都曉:師傅本身有十成功夫,跟他學的徒弟是八成,徒弟的徒弟再只得六成,如此類推,久而久之,便變成零。零沒得再減了,唯有作!何謂作?即是作了一些招式出來,疑虛似幻、不切實際。這並非單一指某種中國功夫而言,事實上很多門派和師傅都出現這種弊病。歸根究底,都是因為缺乏完善的教學形式所產生的惡果。

由傳真變成失真令人嘆息!在這種情況下,無論對教學者或學習者都不健康,更何況是傳播和推廣?我們可向成功發展流傳的武術和運動借鑑,來制定一套更為完善的普及制度用來教學、培育、考試和推廣中國功夫,使各學員有共同目標和展望,達到廣泛流傳的理想。例如,中國功夫可設立明確的考試升級制度,清楚訂明每級所需考核的內容,使各學員為考獲資格而努力,希望獲得認同。另一方面,他們亦會對成為「師傅」或「教練」而付出努力、時間和心血,不會懷疑究竟自己練功夫是為了甚麼?練得齊全否?

一個真真正正成功的師傅,除了拳腳功夫出眾之外,還要度量恢宏,以尋求武術進步為大前提,斷不會為一己私心來迫使徒弟一輩子跟隨他,否則武術根本沒有發展的空間,只會不斷萎縮。

當然,一套功夫的興衰,除了拳腳等技擊技巧外,最重要是修習者的思維發展。所謂「教人拳腳易,教人修心難」,一個師傅和門派應要教曉門徒尊師重道、克己守法和互相幫助的道理,身心雙線健康發展,才能令所學的功夫興盛起來。